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 > 旅游景点 > 徐州博物馆详解

徐州博物馆详解

  • 来源:徐州旅行社
  • 发布:2014年01月19日
  • 作者:徐州旅行社
  • 人气:5443

博物馆坐落在云龙山北簏,距离市中心1.5公里,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,承担着徐州地区的考古发掘、文物收藏、陈列宣传、科学研究等任务。该馆创建于1960年,原址为清高宗乾隆皇帝1757年南巡时的行宫地址。1996年徐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址辟地扩建博物馆,1999年5月即竣工开放。博物馆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,由陈列楼、乾隆行宫、土山汉墓三大展区组成。陈列楼常设陈列有“古彭之宝”、“偶佣华彩”、“清式家具”、“邓永青捐赠明清书画” 等。其中古彭之宝——徐州文物精华展,由“徐淮初曦”、“汉室遗珍”、“史河流韵”三个部分五个展厅组成。

第一部分:

  徐淮初曦 主要陈列了徐淮大地出土的自新石器时代至秦代的陶器、石器、玉器、骨器和铜器等120余件。其中有邳州大墩子遗址出土的彩绘陶器,新沂花厅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风格玉器和大汶口文化陶器;另外,有邳州市九女墩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器。
大墩子遗址出土文物 大墩子遗址坐落在邳州四户镇境内,面积约5万平方米,距今有6000年历史,六十年代中期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发掘,文化堆积层最厚处达到6.45米,遗址内容反映了母系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的情况,它揭示了江苏6000年前人类文明的曙光。

  大墩子遗址出土的陶器种类繁多,主要有陶鼎、背壶、罐、杯等,展出的4件彩绘壶、盆、钵、鼎等,色彩以红、白、紫、黑、褐等几种颜色为主。制作方法以手制为主,轮修技术已经普遍运用,纹饰有弦纹、乳钉纹、绳索纹等,彩纹有彩点、弧线、勾叶纹、波折纹等。展出的钵造型别致,尤其精美,口沿和腹部凃上紫色,再绘以白色栅纹,间绘一道白色弦纹,紫白相间。本展厅还展示了大量的骨、角、牙饰品与工具,如猪獠牙做成的束发器、骨梳、骨制雕花串珠等。其中,颇具特色的獐牙勾形器,以鹿角作柄,在柄的上部两侧刻有凹槽,两侧的凹槽内各嵌有一枚加工过的雄獐牙齿,作勾割工具使用。

  另外,刘林遗址展出的文物与大汶口文化时期类似,主要有钵形陶鼎、三足陶、高足陶杯、觚形陶杯等。梁王城遗址展出的文物是薄胎黑陶,如觚形陶杯、直筒陶杯、菱角形陶杯等,而兽形足鼎、三足鼎等具有龙山文化的特征。新沂花厅遗址出土文物有瓦型足陶鼎,浅盘高足陶豆、双角背水壶等,同时展出了花厅遗址出土的玉器,如玉环、玉锥状器、玉串饰、玉佩饰等,其制作技术已相当精良,运用了磨光、单双面雕刻等方法。

 
第二部分:

 

  汉室遗珍 包括三个展厅,中间一厅,两侧各一厅。第一展厅陈列铜、金银器等文物珍品150余件。第二展厅为“天工汉玉”展厅,展出徐州出土的玉器珍品130余件。第三展厅展出文物近百件。主要有古代青瓷、釉陶、漆陶、大型实用陶器、各种铁器和石器建筑构件等。
第一展厅
【铜铺首】
  1986年北洞山楚王墓出土。铺首为衔环式样。兽面双目突出,双耳外撇,额似山尖型。整个兽面遍饰鳞形纹、三角纹、回形纹和麻点纹等。背面有两竖长方形。这种铺首尺寸较大,兽面威严,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,应是楚王室门上的装饰。



【银鉴】
  银鉴下方下部刻有阴文篆书“宦眷尚浴银沐鉴容二石一斗五升重一钧十八斤十两第一”,记录了银鉴的具体用途 、重量及容量,表明其是楚王及内眷沐浴用器。《说文》释曰“鉴,大盆也”, 用于盛水,在铜镜未出现之前,古人常用鉴盛水映照容貌。此外,鉴还可以用来盛冰,以储存食物。《庄子 则阳》记载:“灵公有妻三人,同鉴而浴”。由此可知,先秦时期,鉴就用作沐浴用器。这件银器用来盛沐浴用水的。


【铜扁壶】
  铜扁壶与银盆、铜鉴等沐浴用器同出,当属沐浴用器,是沐浴时用来舀水或往身上浇水用的。这件铜扁壶造型独特,与常见扁壶区别较大,很可能是楚国工匠吸收草原游牧文化因素设计制作的,这种扁壶也是楚国王室用器比较有特色的器物。
【金带扣】
  1994-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。狮子山楚王墓出土了两条形式相同的金扣腰带,腰带重叠放置,通长9.7厘米、宽6厘米,两端为纯金铸成的带扣,中间由用丝带编缀三排海贝组成的带体,海贝中夹缀了数朵金片做成的花饰。两副带扣厚度和重量不同,但尺寸纹饰基本相同。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金扣腰带是目前所见最美、系结方式最先进的带扣,带扣虽然以草原猛兽搏斗纹为题材,但从铸造工艺、带扣系结方式看,应为中原内地制品。


【宛朐侯埶(Yi)金印】 
  1994年簸箕山宛朐墓出土。金印出土于死者腰部,重127克。根据史书记载,刘为西汉楚元王第六子,汉高祖刘帮之侄,楚王刘戊的叔父。汉景帝时被封为宛朐侯。宛朐为古县名,故城在今山东荷泽西南,景帝时属济阴郡。公元前154年刘参与“七国之乱”,被平叛后宛朐国除。汉代对玺印的铸制有着严格的规定,以印钮的不同兽形来显示职位官阶。根据《汉官仪》记载,皇帝玉玺为螭虎钮,皇后玉玺为螭虎钮;诸侯王用黄金驼钮;列侯、丞相、太尉、大将军用黄金龟钮等。宛朐侯属于列侯位,所以使用龟钮印。汉印一般分为官印和私印。官印刻官职私印则刻使用者的名字。而这枚金印上刻宛朐侯四字,同时含官职和名字,比较少见,其应属于私印的一种,可能为了陪葬而专门铸制的。
【人物画像镜】
  1994年出士于市北郊簸箕山西汉刘蓺墓。镜面直径18 .5厘米,镜的背面铸造了四组人物画像,每组均以博山纹相间隔。画像上有两人对语;有三人围坐:一人抚琴,一人手舞击节,一人聆听;旁边有两人擒虎、驯豹;另一人骑虎奔跑。整幅画面圆转自如,形象生动,是难得的一件精品。

 
汉室遗珍第二展厅


【镶玉漆棺】
  1994-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。原后镶玉漆棺实际使用玉片的总数达2095片,多为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碧玉,由棺体和馆盖两部分组成。从尺寸和出土情况看,该镶玉漆棺为外棺,其内还有一套彩绘漆木棺。彩绘漆木棺内放置包裹楚王尸体的金缕玉衣。如果把金缕玉衣看作是一幅亲尸的棺材,狮子山埋葬的这位楚王使用了三套棺材,符合礼制关于诸侯王三棺的规定。


【金缕玉衣】
  1994-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。出土时三乱,编缀玉衣用的金丝被盗卖者抽走。修复后的玉衣由头罩、前胸、后背、左右袖筒、左右手罩、左右脚罩等十余个部件组成,使用玉片,总数为4248片,穿缀玉片用的金丝重1576克。该金缕玉衣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年代最早,玉片数量最多、玉质最好、制作工艺最精的玉衣。
【鎏金铜架玉枕】
  1991年楼山一号汉墓出土。玉枕由枕身和枕架组成。枕架青铜鎏金,由四个龙形器足和底座组成,龙身及龙尾相交铸于枕架底部,边框刻有纤细的卷云纹。枕体上的龙纹图案和枕架上的4条龙充满动感,枕身和枕架以铆钉固定,可以随时拆装。后楼山一号汉墓是北洞山楚王幕的培葬墓,墓主生前应具有较高的地位。
【谷纹玉璧】
  1994-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。玉璧青白色,用名贵的新疆和田玉制成。玉璧正面布满谷纹,排列有序,背面无饰纹。这件玉璧虽然雕琢精细,但背面素面,属配戴玉璧的可能性较小,很可能是楚王的敛尸玉璧,也可能是礼玉。
【玉熊镇】
  玉熊镇为青玉质,采用圆雕和局部线雕相结合的手法,线条圆润洗炼,将熊刻画得生动传神。楚辞《九歌?湘夫人》中“白玉兮为镇”之句。王逸注“以白玉镇坐席也。”玉镇用于镇席,多以动物为摹仿对象。徐州出土的玉镇都为楚王御用,形体硕大,气势不凡。玉熊脖颈上戴有项圈,表明熊在当时可能是楚国王室驯养的宠物。
【玉龙】
  造型为单体龙,身体腾卷成“S”形,又称“S”形龙。该玉龙继承战国玉龙的雕琢风格,采用阴线刻、浮雕和局部透雕等技法,把龙潜深渊、蛰伏待实的意蕴刻划得淋漓尽致。这种形制的“S”形龙,只见于西汉早期的王侯墓中,玉龙的形象逐渐脱离战国玉龙的多曲折造型,采用镂雕、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“凹弧面多视点”技法,使玉龙在平面中显现出较强的立体感。西汉早期的玉龙着力于龙的力量、气势的表现、与西汉中期以后突出表现龙的温顺、静谧的艺术风格迥异。这件玉龙眼角处有一穿孔,表明它是配戴用玉。
【龙凤纹玉璜】
  1994-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。该玉璜是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璜中最精美的一件,玉质为新疆和田玉。璜体两面纹饰相同,每面以穿孔为中心,中间为一兽面纹,两侧各雕一龙,龙首一侧为凤喙,龙身旁布满凤羽。龙身外各雕四条相互蟠曲绕虬之龙,整件玉璜全部采用浅浮雕,两面共雕饰20条龙,4只凤鸟,两个兽面,给人以龙凤呈祥,龙腾万里之感,构思奇妙,工艺精湛。
【玉佩】
  1986年北洞山汉墓出土。该玉佩用透闪石制成,由于受沁,呈鸡骨白,上有黄白色包浆。玉佩正面透雕蟠绕三螭,左上部螭首张口瞠目伸出体外。玉佩上部正中雕一双面螭首,螭口即为佩挂时穿系之孔。背面也雕蟠绕虬曲的两螭,整体造型生动,刻镂精细。重仅18克。

【玉戈】
  玉戈短援、长胡,胡刃上有一棘刺,阑侧三穿,援及胡主体饰以浅浮雕的钩连云纹。援、胡之下透雕有一只异常凶猛的螭虎。螭虎尾上卷,作奔走状。玉戈主体两面纹样相同,而戈内两面纹样不同。戈内一面浅雕猛虎,另一面则浅雕朱雀纹饰,以玉制作戈,作为非实用性的礼兵器,在商周时期较为常见,但器形和装饰都较为简单。汉代玉戈罕见。这件玉戈属礼兵器,可能是楚王专门用作祭祀或出行的依仗用品。
 

汉室遗珍第三展厅

 


【陶灶】
  西汉早期的灶呈长方形,上有两个火眼,上面放置釜及甑。东汉时期变为一个火眼,形状有三角形和长方形两种,长方形多施釉,制作精美。
井 西汉的井较简单,作筒形,早期在外壁上饰乳钉纹,东汉时在井上放置辘轳。
磨 在西汉时就有发现,西汉时多为方形磨,上放置磨扇,下有支架。东汉时期为圆形,与现在农村的基本相同。




【仓】
  主要流行于西汉早期,形式各样,主要有圆形、方形和长方形三种,往往绘制门窗斗拱图案。
【汉代砚台】
  砚台形制多样,西汉时期主要是圆形,东汉主要是长方形,上有研子,用于研墨,以土山汉墓石砚最为著名。
陶熏炉盖 这件驮篮山汉墓出土的炉盖为几何图案,上有小鸟而韩山出土的这件,为山间奔跑着的各种动物,形象生动。
【汉代瓦当】
  产生于西周,早期多半瓦当,汉代云纹瓦当较多。“寿福无疆”瓦当出土自郭庄山汉墓;“人面纹”瓦当出土自铜山县班井汉墓。
动物模型 主要有鸡、鸭、猪、狗等,造型生动、活泼,多见于东汉时期。
第三部分:史河流韵


  主要展出魏晋南北朝至清代的瓷器、铜器、金银器等文物140余件。
【鎏金铜佛像】
北魏延和元年(公元432年)作品。





【唐代铜镜】
徐州博物馆  主要有葵形花鸟纹铜镜、海兽葡萄镜等。唐方形铜镜的四角各有一兽钮,中部是光可鉴人的圆形凹面,其作用一说是可照人全景,一说为阳燧的变形。真正的作用还有待于专家进一步的研究考证。


【宋代乐器】
  主要有铜跋、铜謦、铜锣等,上有北宋宣和年间的墨书题记和彩绘,是宋代佛教法事的器物。
另外,展出的文物还有明代万历时期的官窑精品黄地青花五彩龙纹盘、明崇祯年间的青花人物铜瓶、明代仿宋的抄手端砚、鎏金铜佛像、清代康熙青花连纹盖罐、绿地紫云龙碗、青釉红彩团碗、五彩龙凤碗、雍正釉里红三鱼碗、乾隆时期的青釉月牙、耳盖罐、斗彩云龙纹盖碗、青花花果罐头瓶等。嘉庆黄地绿龙碗、青釉红彩团凤碗、道光五彩云龙纹碗等。
俑偶华彩 
  主要展出了西汉、东汉、魏晋南北朝与隋唐等不同历史时期,徐州出土的陶俑艺术精品200余件。
驮兰山汉墓出土陶俑歌舞复原场面 处于中心位置的是八件长袖舞佣,其中四件双绣,四件单袖;身后是十件乐佣,分别为抚琴佣、吹奏佣、敲击佣三种;另外左右两旁共有十二件男女侍佣,或拱手侍立,或低头跪坐,千姿百态,惟妙惟肖。抚琴佣则一手调弦,一手弹拨;吹奏佣曲肘上举,正在吹奏排萧一类的乐器;打击佣正在敲击编謦,最漂亮的是那些长袖女舞俑,舞女们身材修长,腰肢纤细,眉清目秀,嘴角流露出淡淡的笑意。她们身穿交领长抱,裙裾曳地,左手下垂,右手扬起舒展的长袖,身腰弯曲,形成女子特有的“三道弯”形体,窈窕优美,温婉轻盈。这种舞蹈是汉代流行的“翘袖折腰舞”,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。史书记载:刘邦的爱妾戚夫人“善为翘袖折腰之舞,歌出塞人塞望归之曲”。韩非子也说:“长袖善舞,多钱善贾。” 显然,这些由不同佣组成的盛大歌舞场面,生动再现了楚王宫殿的奢糜生活。
  徐州火山刘和汉墓出土的车马佣与复原车马的出行场景。由一导引骑马佣和三驾马车组成,每辆车有四匹马牵引,车上坐一驾手,一乘者,此组陶佣再现了西汉早期车马出行的场面,为研究西汉时期车马使用制度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与资料。
  北洞山汉墓出土陶佣,陶佣共计220余件,展出的20件仅仅是其中的很小部分,它们保存完整,排列有序,是用不同颜色描绘出陶佣的面部五官,服饰及佩带的各种仪仗,颜色有红、白、黑、绿、青、紫等,头戴冠巾,身着深衣,佩剑,挂绶带,有的背着剑,手里握着长矛,足蹬翘首鞋,俑的脸部描绘得十分精细,眼、眉、鼻、嘴、耳十分清晰,甚至连一根根胡须都画得非常清楚。个别彩俑身后墨书有“郎中”等字样,说明这些俑是守卫楚王的队伍。融西汉早期雕塑、绘画等艺术与一体,对于研究汉代官制与服饰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狮子山汉墓出土陶佣 狮子山汉墓共有别于条佣坑,出土陶佣2000余件,展出的仅仅是较小的一个部分,共有十个品种,有将军佣、车马佣、骑兵佣、士兵佣等,对于了解西汉时期地方诸侯国的军事、经济、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  魏晋南北朝陶佣,展出的二组陶佣大多是男女侍佣,而其中一件骑佣、二件深目高鼻的胡人武士佣。其特点与山西出土的马、骡驮、男女侍佣等类似,整体造型较为圆润,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。另一组则颜色以黑、红、绿为主,具备面目祥和,身体修长,宽衣博带,体现出眉清目秀、婉雅峻逸的江南风格。
  隋唐佣 主要有文吏佣、武士佣、男女侍佣等,较为典型的两件为人面兽身的“千秋”、“万岁”佣,全国也较为罕见。隋代女舞俑则是另一种风采:女舞俑头梳高髻,侧目巧笑,身着长捃,身体前倾,双手摆动,表现了这位女子舞蹈时欢快、优雅的姿态。
(四)、附属景点
【乾隆行宫】
  行宫是乾隆二十二年(1757)四月,弘历南巡第一次途经徐州时指示地方政府兴建的。据清代《江南通志》记载,徐州乾隆行宫规模是北起土山汉墓,南抵云龙山,东接御桥,西达现在的中山路,前后左右均为三进院落。清末以后,行宫建筑大多已毁,现存大殿和东西配房各三楹。大殿面阔13.3米,进深6.8米,四梁八柱,全系川柏。单檐挑角,黄釉筒瓦,椽檩彩绘,廊楣也绘有金龙,金碧辉煌。四周围廊,十分壮观。大殿坐北朝南,正对云龙山。乾隆颇为满意,亲自为行宫撰写了两幅对联:“名园依绿水,野竹上青霄”;“户外一秀峰,阶前众壑深”。
【土山汉墓】
  土山是座高大的封土堆,1969年附近群众取土烧砖,在山之东北隅发现一座墓葬,70年清理了该墓。该墓出土文物中较为重要的是一件完整的银缕玉衣,长1.7米,共二千六百余片玉片。
徐州博物馆正以其丰富的藏品、完备的设施、优美的环境向每位游客展示古城徐州的沧桑巨变,特别是两汉文化的辉煌。
  导游提示:游览时间约2小时。